深圳市金龍天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總機:400-838-0056
郵編:518101
郵箱:yxh@jlty56.com
地址:深圳市寶安區福海街道富橋第三工業區A15棟
網址 :www.trishuy.com
中美貿易戰又打響了,
美國雖然沒有明說,
但是中國口罩已被宣布全面退出美國市場。
今天最新的數據顯示,確診超過132萬,近8萬的死亡人數,美國的疫情依然非常的嚴重。 然而在過去幾天在美國的打壓以及中國的嚴查之下,絕大多數中國口罩生產和貿易企業,已經被宣告退出美國市場了。
▲ 這條口罩出口之路被緊急叫停!
上述消息來自義烏市商務局于5月9日在微信公眾號發布的《關于出口防疫物資的熱點問題解答》,義烏市商務局特別提醒,禁止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的僅限于醫用口罩和非醫用口罩等“5+1類防疫物資”!
眾所周知“市場采購貿易”,是非大宗貿易一個非常重要和便捷的模式,是指由符合條件的經營者在經國家商務主管等部門認定的市場集聚區內采購的、單票報關單商品貨值15萬(含15萬)美元以下、并在采購地辦理出口商品通關手續的貿易方式。
簡單來說,“市場采購貿易”這種無票出口貿易,具有通關快、便利化、免征增值稅等特點。是當前口罩出口中最為常用的一種貿易手段。
但是這條口罩出口最重要的道路,被一張公文突然宣布堵死,殺傷力好比蛇被打七寸!
二、致命一擊:口罩出口美國,你拿什么聲明?
有人會問了,不符合美國標準,可是我符合中國標準啊,這可以出嗎?
我們繼續看看號稱史上最嚴的口罩出口規定——三部委聯合發布的《2020年第12號公告》這方面的具體要求:
對4月26日之前已簽訂的采購合同,出口報關時須提交電子或書面的出口方和進口方共同聲明(參考附件1)。
二、進一步規范醫療物資出口秩序。自4月26日起,產品取得國外標準認證或注冊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的出口企業,報關時必須提交書面聲明(參考附件2),
承諾產品符合進口國(地區)質量標準和安全要求,海關憑商務部提供的取得國外標準認證或注冊的生產企業清單(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網站www.cccmhpie.org.cn動態更新)驗放。
出口方和進口方共同聲明(中英文)
在這份進口方和出口方必須提供的共同聲明中,是這樣要求的 “進口方保證協議確定的產品質量標準符合進口國(地區)對該產品的質量標準要求,并確認接受上述產品的質量標準?!?/span>
是的,你可以在開始勾選符合中國質量標準,或者選擇符合國外質量標準,但是!但是??!你必須確保產品符合“進口國(地區)對該產品的質量標準要求“!
換句話就是說,你選擇符合中國質量標準可以,但你出口美國,必須符合美國這個進口國對該產品的質量標準要求!
問題又回來了,符合美國對口罩質量標準要求的,不就是上面這26家企業嗎?
以上是非醫用口罩的要求,而醫用口罩的聲明中,則直接就要求出口企業寫上 “取得美國質量標準認證(注冊),符合美國國相關質量標準和安全要求?!?/span>
出口醫療物資聲明(中英文)
不管是非醫用口罩,還是醫用口罩,不管你是中國標準,還是美國標準,只要是出口到美國,繞一圈后你還是必須符合美國標準。
而符合美國標準的,全中國,就自有這26家企業??!
大路(常規貿易)走不通,小路(市場采購貿易出口)沒得走,口罩出口美國,還有活路嗎?
如果你很驕傲地成為了這份萬眾矚目的26大名單中的一家,口罩出口美國就高枕無憂等著收錢了嗎?
不,你可能too young to simple !
三、整個中國只有26家口罩企業獲得美國認可??!
如果說昨天被堵死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是口罩出口的捷徑或者小道的話,那么我們回到正道--一般貿易來看看。
根據4月25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三部委正式發布《2020年第12號公告》, 所有醫用和非醫用口罩必須在以下兩個號稱“海關白名單”的清單當中:
一、加強非醫用口罩出口質量監管。自4月26日起,出口的非醫用口罩應當符合中國質量標準或國外質量標準!
▲醫用口罩只有9家??!
▲醫用口罩只有9家??!
兩份重要清單公布:
1,商務部確認取得國外標準認證或注冊的非醫用口罩生產企業清單(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網站www.cccmhpie.org.cn動態更新)
2,市場監管總局提供國內市場查處的非醫用口罩質量不合格產品和企業清單(市場監管總局網站www.samr.gov.cn動態更新)
海關憑商務部提供的企業清單驗放,對不在市場監管總局提供的企業清單內的,海關接受申報,予以驗放。
▲口罩出口最為重要的清單!
史上最嚴的口罩出口規定要求口罩需符合中國質量標準或國外質量標準!那么在三部委提供的這兩個清單鏈接里面,有多少家企業符合美國標準呢?
答案是26家,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只有26家符合美國標準!
▲醫用口罩只有9家??!
▲非醫用口罩只有17家!
如果我們在去掉出現兩次的比亞迪,廣州哈雷和上海大勝,以及3M這家美國公司的話,就只剩下22家!
難以置信?但這就是事實!